9月10日上午股投网配资,“牧心金石录——牧心印社社员篆刻作品展”在广州市文化馆翰墨园开幕。本次展览由广州市文化馆(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)与广州牧心印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,展期将持续至10月9日。
作为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“篆刻”,本次展览首次集中呈现其历史、文化和技艺与传承,展示实物印章170方,卷轴100多幅,配套多场技法演示、互动体验、专家导赏、科普讲座和学术研讨活动,全方位展现篆刻艺术的魅力和岭南篆刻流派的鲜明特色。
展览共设四大展区,包括“篆刻溯源”“社员及其作品”“主题套印作品”及“技艺展示与体验”版块。
其中,“篆刻溯源”板块追溯了从新石器起源的篆刻发展史,现场展示了牧心印社收藏的多件珍贵历史实物,带领观众们领略从商周时期的“印”之滥觞、到春秋战国至秦汉的“玺印”高峰、再到魏晋至宋元的“篆刻”萌芽、进而到明清“篆刻”艺术确立的全过程。
展开剩余67%“社员及其作品”板块展示了洪四海、宋明、陈连博、梁丕、徐俊豪、徐子恒、雷鸣、张炳平、南山、林文学、李文杰、攻玉等多位牧心印社社员的代表作。其中,洪四海形成自己独特的篆刻风格,宋明融汇明清流派印,陈连博参悟战国三晋小玺风格融入自己篆刻作品当中,他们的作品各树一帜,各具特色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“主题套印”展区,集中呈现了“羊城八景”“增城八景”“抗战胜利80周年”和“广州非遗”四大主题创作,社员们以刀代笔,将历史风景、城市记忆与人文精神凝聚于方寸之间,展现出篆刻艺术的时代生命力。其中,“羊城八景”是广州历史与人文的标志性景观,自2025年“羊城八景”于今年8月发布以来,社员们以篆刻艺术诠释塔映花城、云山叠翠、越秀风华、荔湾胜境等代表羊城的经典景观,通过刀笔的节奏与韵律,将岭南山水之美与都市气象融为一体。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”纪念套印,社员们以篆刻艺术致敬历史,创作了以抗战英雄、重大事件、和平象征为主题的套印作品,方寸之间既有烽火岁月的壮烈再现,也有对和平的深刻呼唤,这一主题不仅拓展了篆刻艺术的表现边界,更彰显出艺术家们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。
“抗战胜利80周年”展区
“技艺展示与体验”展区,是能够彰显篆刻作为一种非遗的活态本质的展区。展览期间,牧心印社将组织资深社员轮值开展篆刻技艺展示和体验活动,让观众不仅可以观摩一方印石的诞生历程,还可在指导下亲身尝试执刀刻石,感受金石艺术的独特魅力。
展览开幕现场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捐赠仪式。牧心印社社员们以广州市2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主题,创作了一系列篆刻作品并捐赠给广州市文化馆永久收藏。捐赠作品包括:洪四海社长创作的“广东音乐、古琴艺术”、李文杰创作的“岭南陈氏针法、粤曲”、宋明创作的“广彩”、徐子恒创作的“广东木偶戏、乞巧节”等。这些作品将丰富广州市文化馆馆藏资源,为后续研究和展示提供重要支持。
牧心印社作为广州市篆刻非遗保护单位,目前已形成30余人的专业团队,在全国拥有特约篆刻家200余人,年均创作印章数万方,成为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篆刻艺术机构之一。本次展览既是牧心印社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,也是篆刻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实践,为市民带来一场融合传统技艺与时代精神的金石艺术盛宴。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罗彦清 通讯员 陈浩
图片由广州市文化馆提供股投网配资
发布于:广东省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